四敏言情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无间道之倚天 > 卷一 风云再起明教灭 第十五章 天诛行动

卷一 风云再起明教灭 第十五章 天诛行动(1 / 1)

僧道衍乃是个极具慧根的人,听了这些话,立即陷入了沉思。突然沉声道:“师父,到底是谁给你下的药,道衍一定要为讨回一个公道。”

“朝中对我嫉恨至深的不外乎胡惟庸和李善长二人,除了他们还能有谁。”刘伯温摇头苦笑道:“你量力而为吧!他们势力庞大,现在你若遇上他们二人,和送死实在没有甚麽分别。况且现在我对他们已恨意全消,若不是他们,我这几年也无法享受到田园之乐。依然在权位的旋涡中挣扎。罢了!罢了!一切自有天意。”

“师父现在的身体是否已经无恙?”僧道衍见刘伯温虽坐得笔直,但脸上再无半点血色,闭目不语,心下不安。

“鹤顶红天下至毒,服下无救。幸亏我事先服下了小还丹,方可将毒发之时延迟片刻,做假死之状瞒过了断浪,否则为师连你最后一面也是无法见到。现在为师时间已是不多,你好好听清楚了。我这次要你送给朱元璋的书信中,你是否已经送到,信的内容你是否清楚?”

“弟子已经将该书信亲手交到圣上手中。师父请放心,圣上当场拆封,看后只说了一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深,至于信中写了什么,弟子不甚明白。”

“其实我夜观星象,西南方双星大动,冲击中宫主星,主星光泽暗淡,显然必有大事要发生。我再卜上一卦,却是大凶之象。日月齐辉,夺造化之功,乃百年难见之卦。日月合则为明,显然是与昔日明教余孽有关。此劫当真是极凶,若无化解之道,大明江山便有覆亡之忧。我虽不不齿朱元璋的为人,但为师实在不忍再看到黎民百姓刚免刀兵之灾,却又陷入水火之中。便投书警告朱元璋,教他化解之道。此本天意,然为师欲逆天而动,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却是报应不爽,来的好快!”刘伯温说完,咳嗽连连,连吐两口鲜血,神色开始委顿不堪,“我死后,这里不可久留,稍后胡惟庸必要杀你而斩草除根,你可到藏北唐古拉山寻觅,那必有大事发生,记住,若天意无法逆转,天下必定再乱,你可隐居以待明主出现,辅佐他重振河山。乱而后治,天下至理。”说完身子已是摇摇欲坠。

僧道衍连忙扑上把他扶着,刘伯温长长吁出一口气,睁眼道:“大限之期已到,老夫还有最后之事要交代于你,你扶我进密室!”

僧道衍扶着刘伯温走到内屋书房,探手书柜扳下开启密室的的机关,“轧轧”声中,秘室入口现于眼下。刘伯温慢慢走进密室,伸手揭开了摆放在桌上的铁盒,从里面拿出一本古书,轻轻地放在身边僧道衍的手上,道:“这便是我鬼谷一门至高秘籍《鬼谷天书》,现在便交给你。可笑胡惟庸对此书垂涎已久,到头却是拿到本假书。哈哈哈……”刘伯温狂笑几声续道:“你随为师已有18年了,已尽得鬼谷真传,所差的只是经验。那里还有些留给你的笔记我已包扎妥当,你离开时可顺手取走。”说罢便坐在密室中的石床之上,盘膝坐好,已是脸色铁青,毒性已是慢慢发作。

这垂危的老人叹道:“人生在世,只是白驹过隙,王图霸业却不如老百姓的安居乐业,道衍,你要切记。”僧道衍伏在床前,眼泪簌簌流下,一时之间不知该说甚麽话才好。

刘伯温轻喘着道:“你走吧!记着以后该怎麽做了。我不想你看到我毒发后的窝囊模样吗?”,僧道衍站在那却是不肯离开。刘伯温叹了口气,徐徐道:“你我师徒之缘已尽,你给我叩个头就走吧!我再撑不下去了。死并非那麽可怕的,对我来说,却是个解脱!”脸上的毒气越发浓了。

僧道衍跪下重重磕了三个头,转头离开。身后却是传来刘伯温低沉的声音:“顺天而动,逆天而亡。顺天而动,逆天而亡………”

密室门关闭,一代鬼才刘伯温便此永隔人世。

地拥金陵势,城回江水流。

应天府位于长江下游,东有锺山为屏障,西则长江天险,气势磅薄,有龙蟠虎踞之胜,更握水陆交通要枢,乃古今兵家争战必取之地。当年朱元璋一统天下,就此以金陵为都,易名应天府,以示上应天德,成立大明。

大明皇宫御书房。

屋内正中是一张长宽五丈的大书桌,四周全是高过人身的大书柜,放满宗卷、文件和书籍。周围四只铜炉燃起,熏香袅袅,使得屋内备觉温暖,芳香宜人。桌上却是文房四宝俱全,件件都是精品,价值不菲。最引人注目的是压在案头的那只玉狮镇纸,乃是用整块的和田美玉雕琢而成,世所罕有,非皇家不能使用,气派非凡。

那坐在书桌的人正低头阅看着桌上的文书,穿一袭绣着九条金龙天子朝服,头顶高冠,自有一种威慑众生的王者霸气,正是草莽天子朱元璋。身后却有两个小太监战战兢兢的站立着,不敢做声。

这时门口传来司仪太监的声音:“胡丞相,慕容先生求见。”

朱元璋于是便停笔不动,轻言道:“传。”身后的小太监便大声喝道:“传胡丞相和慕容先生进见。”

只见从殿外走进两人,其中一人身材瘦长,年纪五十上下,相貌堂堂,但脸色阴沉,双眉细长,眼神游移不定,可见天性奸诈险恶,刻薄寡恩,正是当朝丞相胡惟庸。还有一人,却是六年前在光明顶屠尽明教群雄的慕容清风。面目之间,神采更胜当年,显然正受朝廷重用。

朱元璋听得足音,却依然低头翻看着奏则。两人上前拜倒:“参见皇上。”

“两位爱卿平身。”不疾不缓的语调让人听着甚为舒服。

两人站起,胡惟庸小心翼翼道:“不知道皇上深夜召见,有何急事?”所谓天威难测,动则便是生死大祸。

“慕容先生,刚从云南为朕分忧而回,本该让卿家好好休息几天,但今天之事却是不得不麻烦两位卿家了。”朱元璋却是顾左右而言它。

“圣上对慕容一族有大恩,不但将祖业燕子叽赐给臣,而且封臣为当朝天子客卿,慕容一族虽万死不能报答皇恩,但有所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慕容清风受宠若惊,慌忙伏倒在地。

朱元璋蓦地抬起头来,锐利如箭的眼神往两人射来。却见这个大明天子形相奇伟,眼耳口鼻均生得有异常人,颇为丑恶,但不可否认细细看来,却充满着威严和魅力。

“胡爱卿,慕容先生,六年前的明教可曾还记得?”朱元璋猎鹰般锐利的目光射在书桌前两人的身上。

“臣不敢忘。”两人齐齐答道。当年朱元璋欲灭明教,虽是刘伯温反对,但胡惟庸和慕容清风却是极力赞成,慕容清风更是亲自带人直捣光明顶。

“昨日刘基命其徒僧道衍带给朕一封信,你可知道信的内容?”

话音刚落,胡惟庸脖中汗水涔涔而下,他从宫中眼线处得到密报,刘基之徒于昨日进宫面圣,他生怕刘基卷土重来,便派锦衣卫总管断浪前去逼杀,现在音信全无。皇上突然提起此事,难道事情败露,却不知道如何掩盖?一时心乱如麻。

“臣不知。”胡惟庸的言语之间已是微微颤抖。

朱元璋似乎没有注意到胡惟庸的失态,续道:“刘基信中言道,天象异变,日月双星冲中宫,乃百年奇象,预示我大明基业危矣。日月合则为明,昔日明教余孽必要犯上作乱,动我大明万世不拔之基。信在此,你们拿去看看便是。”说罢,朱元璋示意边上太监将案上书信递给两人。胡惟庸如释重负,却感身上全是汗水。

两人接过匆匆阅毕,胡惟庸沉吟道:“明教余孽固是不可不除,但刘基之言也是过于言过其实,就凭几个明教漏网之鱼,又能翻起什么大浪,至于动摇大明基业之言更是无稽之谈,危言耸听。”

慕容清风脸色微微一变,却没有言语。朱元璋一看,便言道:“慕容先生似乎欲言又止,不知你对此事有何见解?”

“臣认为,刘伯温昔日为王佐,才学韬略一时无二,断不可能拿此事开弥天玩笑,何况他昔日并不赞成剿灭明教,今日既有此言,定不会是危言耸听,圣上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此言一出,胡惟庸顿时色变,慕容清风一直对自己是附和有加,这次却不知道为何与自己意见背道而驰。

“慕容卿家所言正合联意,刘伯温生平对我从无虚言,所有对他有怀疑的言论到最后总是证明是错的,这次联依然相信他。”朱元璋顿了一顿,“慕容卿家,昔日灭明教之事由你出马,朕甚是满意,今日便再由你去办,务必将明教余孽全部一网打尽。”

“是的,皇上,慕容清风必定不会辜负你的希望,此去西藏,必将明教余孽剿灭干净,不留后患,以报皇上于我慕容一族的大恩。”慕容清风再次伏倒在地,心中暗道,这一次宝确是押对地方了,想来,朱元璋是明教出生而灭明教得天下的,既六年前敢冒天下大不讳灭明教,现在必是他心头大忌,否则也不会在半夜召集两人来商议对策。胡惟庸竟然因为其是刘伯温提议而有偏见,想来是气度狭窄之人,虽是和他翻了面皮,但得到了皇上的信任,对他日复国大计必有帮助,心下暗喜不已。

“慕容卿家,你很好,你回去准备一下,朕不想惊动地方官吏,你不要带太多的人去。朕已准备下诏封阴月法王为御赐灌顶法王,并写了一份信,你一并带给藏教黄教的阴月法王,他会给你最大的支持。”

“遵命,皇上。”

“另外,胡爱卿,你便招呼断浪的锦衣卫给慕容先生最大的支持好了,此事事关我大明国运,你们都不可草率行事。如果有什么差池,你们便不用回来见朕了。”朱元璋声色惧历,就连修养极佳的慕容清风也不禁打了个寒战。天子之威当真是一发而天下惊。

“遵命,皇上。”胡惟庸和慕容清风两人齐声应道。

“慕容先生,这次如果你能凯旋而归,朕必满足你一向愿望,让你取少林圆慧而代之,为我大明国师,替联管制天下武林。”朱元璋不愧是枭雄人物,恩威并施,动之以利,慕容清风敢不效死命。

“谢皇上。”慕容清风当下的心情异常激动,国师他已垂涎已久,成为名义上的天下武林盟主是他光复大燕国的第一步。

朱元璋点头示意,走下御座,慢慢走到殿外,胡惟庸和慕容清风连忙跟在后面出来御书房。三人站在月色之下,天上尚下着微微小雪,雪花点点落下。朱元璋不语,两人也是不敢说话。已近寒冬季节,天气寒冷,胡惟庸和慕容清风都是武学高手,自然不畏寒冷,但朱元璋武功平平,自是难以抵御严寒,不由地打了两个冷战。

“万望皇上保重龙体,不必为此事烦心,臣等定鞠躬尽瘁为皇上分忧。”胡惟庸上前言道。

“创业难,守业更难。朕以布衣之身开大明万世之基,一直以来感觉诚惶诚恐,如履薄冰,深恐大好河山再次沦落元蒙之手,天下百姓再次陷入刀兵之中。天下多言我朱元璋刻薄寡恩,但又有谁知道个中滋味,若无霹雳手段,又何以一振汉人江山。现内有明教之危,外有元蒙余孽之困,此诚危难之际,望两位卿家要以朝廷大局为重。”声音低沉却分外清楚。

“皇上大智大勇,开前人未开之版图。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何必理会民间丝许妖言。臣等定然全力辅佐皇上。”胡惟庸抢先道,一旁的慕容清风却是脸色难看。

“今晚夜色昏暗,正是多变气候,但朕乃天子,承天之运,岂是区区几个漏网之鱼可以动摇根基的。这次行动便唤做‘天诛行动’,冒天之不讳,必受天诛。你们可明白?”朱元璋或然转身,目光森然,紧锁两人,两人不由目光闪烁,低下头去,顺势跪伏在地上,大声言道:“皇上英明。”

朱元璋对两人的反应似乎颇为满意:“你们回去准备,明日出发,不必向朕请示了,此行动慕容先生全权负责,胡爱卿从旁协助,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言罢,袍袖一挥,向御书房走去,黑暗中龙行虎步,高拔的身影更是见雄伟。两人心下一沉,澎湃的野心在黑暗中惨烈的嚎叫,如受伤的野兽。眼前这个君主城府之深,确让两人思之骇然。若他在朝,恐怕自己永远只有当臣子的命。

两人一般心思,互望了一眼,却在不言中,并肩出了皇宫。

“胡丞相,刚才小弟一时情急,说了错话,望你看在同僚份上不要见惯。”慕容清风停足道。

“小事,小事,慕容先生何必见外,此次行动还要以老弟为首,本相配合便是。”胡惟庸口上虽是客气,,但心下早已定下主意,只要有机会,必要将慕容清风除之而后后快,只不过他武功超群,地位超然,要想解决他必然要想个万全之策,否则必遭其反噬。

“胡丞相果然是大人大量,这次行动,小弟其他人也不需要,只要锦衣卫断大人带三十好手足矣。”慕容清风察言观色,却知胡惟庸心中芥蒂早生,不可挽回,心道,老狐狸,当我慕容清风怕你不成,只不过现在时机不成熟,他日我若成事,必将你碎尸万段。

胡惟庸心中暗暗叫苦,断浪已被其派去青田杀刘伯温未回,而且他也打算事后要找个罪名杀了断浪灭口,免得杀刘伯温之事传到皇上耳中,现在慕容清风要人,却是头痛。但口上仍是应道:“好说,好说,断统领出去办事了,明日便回,本相着他去老弟府上侯命便是。”

“多谢胡丞相,此事若成,大人实居首功。”

“大家同朝办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何必客气。”

两人表面言谈甚欢,心中却是心怀鬼胎,各有打算。

走出皇宫时,慕容清风回首望向巍然矗立的皇宫,心中叫道:“爹,清风必定遵照你的遗言,励志奋发,复我大燕,永保威名!”

胡惟庸望向慕容清风,道:“慕容先生天下第一人之名,当之无愧,他日大功告成,本相必备下薄酒,共谋一醉。”慕容清风淡然自若,道:“胡丞相客气,就此告辞。”

两人在宫门前分手,雪却越发大了。

山雨欲来风满楼,却不知道唐古拉山的雪是否依然在下。

《无间道之倚天》卷一完。

但韦氏兄弟的故事,却是刚刚开始。

本书起点中文网()首发,转载请保留

最新小说: 我杨过誓不断臂 非凡人生 西游:第四天灾横推三界 酸梅 替身女配看见弹幕后 我可以爆修为 武侠:开局获得吸功大法列表 混沌雷修 始皇大寿,送长生不老药一份 仙家有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