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敏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人有失蹄 > 第二百二十七章 郑熙报仇

第二百二十七章 郑熙报仇(1 / 1)

逮着一个值岗的,郑熙就直问郑毅在哪里。

这人是周家的手下,不认识郑熙,他狐疑地看了郑熙一眼,道:“郑毅谋害国主,已被处决了。”

“怎么可能!”郑熙不可置信,“郑毅怎么可能谋害我兄长?是不是有人污蔑?”

“姑娘慎言!此乃公主殿下和郑吴两军将领共同审讯所得结果,他自己也已承认是奸细,此事有多人作证做不得假也容不得旁人信口胡说!”周康回来就听到这话,当即就不乐意了。

郑熙回头一看:“你是何人?”

周康微微一礼,道:“敝姓周,襄城人士,特奉公主召令前来。不知姑娘是?”

郑熙听闻当即还礼:“原来是嫂嫂家的舅舅,郑熙失礼了。”

原来是公主殿下提过的郑国主的亲妹。

想到殿下说的话,周康说话越加客气有礼:“不知道是郑姑娘,周某有得罪之处还请海涵。姑娘这是刚回来?”

郑熙点头。

“姑娘请节哀。郑国主的灵柩就在灵堂里,公主殿下也在,若有疑惑之处可向殿下求问。”

郑熙道:“嫂嫂正伤心,我不便打扰。不如周家舅舅告诉我吧。我兄长,到底因何而亡?”

这是殿下家事,周康不好介入,只是要她去问萧清卓。

郑熙看他不愿说,也没再纠缠,转身出去了。

周康瞧着她的背影有些犹疑,叫了两人悄悄跟在她身后以防不测。

郑熙出门直奔郑军大营。

嫂嫂身边的人不说也罢,说了她也未必会信,还不如直接去问自家的将领。

郑国的将领剩下的没几个,此时都在大营待着商议以后的事。

萧清卓当面排除异己的行为着实让人不舒服,可当时那种情况他们即便反抗了大概也是一死,那些被斩杀的将军就是例子。

这几人当中也有两个当时犹豫了一瞬捡回一条命的。

心里不忿,当时不敢宣之于口,此时回到大本营了就口无遮拦起来。

“要我说,她一个娇滴滴的公主,就在家相夫教子不行吗?非要掺和到一帮老爷们当中指手画脚!”

“我就奇了怪了,吴国那帮孬种还真就对她言听计从!莫不是…啊,哈哈哈…”

也有脑子清醒的制止:“莫要胡说,传出去可是要掉脑袋的!”

“没事儿!在座的都是自己人,我就随便说都不会有外人知道。对吧?”

这人纯粹是喝多了撒酒疯了。

那劝他的人也闭了嘴不再多话,任他越说越离谱。

而郑熙就是这时候到的帐外。

“……你们说国主,多么英明神武的人,愣是被她萧清卓给耍的团团转!这不是为色所迷是什么?英雄难过美人关呐!”

“就是!如今国主连性命都丢了,她还不许人去河对岸报仇!竟是怀疑起郑统领来,还将人扣了个屎盆子杀了!要我说,对面那头说不定就有她相好的!要不怎么就对国主的死无动于衷呢!”

“对对对,咱们都哭得抽抽了,她连滴眼泪都没掉!心狠至斯啊!”

“我看分明就是她跟对岸的合谋害死了国主!不然怎么赴约的是国主而不是她?”

也有见他们说得离谱的将军道:“也不一定啊,公主岂会在你我面前哭泣。我猜,定是那泰越帝不守信用,假意和谈却暗下杀手!”

“那也是她识人不明导致的!反正咱们兄弟在她手底下且得小心着点!”

……

郑熙站在帐外,默默听着,牙齿把嘴唇咬出了血。

嫂嫂方才在空无别人的灵堂里伤心垂泪,不似作假。况且她也并不知道我回来了,无需装模作样。说她与人合谋害死兄长不太可信,倒是有可能被人骗了,那人一定很受她信任,

夏末!

郑熙没惊动帐内的人,运起身法悄悄离开了。

而受周康之命跟踪郑熙的两个手下,在她出军营之后就跟丢了,只好回去复命。

周康听了后,总觉得不对,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再加上萧清卓正跟郑华文独处,他不太好去打扰,万一是他想多了呢?就没上报。

就因如此,后来发生的事让周康追悔了一辈子。

郑熙在军中多方求证过后,认定是夏末利用萧清卓和郑华文想要投诚的想法,就设计约他们出来和谈,提前在和谈地点埋伏了人手,打算一网打尽。萧清卓因为才生产不久身体不适,孩子也还小的原因未能前去,夏末的计谋于是只成功了一半,害死了她的兄长。

郑熙恨夏末恨得不行。连带着对萧清卓也产生了怨怼之心——要不是她总想着要归顺朝廷,说不定兄长早就杀到灵都城了,夏末哪还有迫害兄长的机会!

郑熙一声招呼都没打,独自一人摸去了对岸朝廷大营。

朝廷大营这边自泰越帝驾临之后防范得更加严密。三步一人五步一岗,半个时辰一轮值,左右互相都是熟面孔,为的就是防备奸细混入。虽然军营里头已经有了奸细,且还未被揪出来,但是,防范森严总比漏网的筛子要强吧,一个奸细就够头疼了,要是混进一大堆奸细这仗也不必再打了,直接投降还能省点力气。

话说远了,总之就是朝廷大营防范森严,夏末的大帐又是被重重卫帐保护的,抬眼望去全是士兵,任凭郑熙身手多敏捷也不可能不惊动任何人进去。除非她会隐身,或者,有内部人员替她打掩护。

郑熙当然不会隐身,她联系了那个奸细。

这个奸细不是别人,正是夏末召集将领开会时其中的一个。演戏演得那叫一绝,愣是没叫人看出破绽来。

此人姓关,人称关山郎,年幼家破,混着百家饭长到十几岁从了军,记事主簿问他本名却说不记得了,只知道从山里来的,就此得了关山郎的浑名,并充作大名用。

其实,他本姓郑。是郑阙行年轻时的妾室所出,不受宠,早早就被投入训练营磋磨,大名已不可考,只有代号,三。

论理论血缘,郑熙得要叫他一声王兄。然而,进了训练营的都是被抹去过往的人,不存在从前,只有服从上级。

郑熙从前也是如此,只不过她有个疼她的好兄长当了太子,求了郑阙行把她赦免出来才算得了自由。熙这个名也是她兄长替她取的,是希望她脱离黑暗未来一片光明的意思。

可以说是郑华文给了郑熙新生,再没有谁能比得过她兄长在她心里的分量。所以郑华文的死对郑熙的刺激很大,仇恨燃烧了她所有的理智,一心只想着要为她兄长报仇,即便是这数万人的大营,她也要闯进去跟夏末拼个你死我活!

最新小说: 八零好福妻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九零福运小俏媳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谍海偷天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