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货源(1 / 1)

把韩梅梅送进登机口,何米挥了挥手,长吐了一口气。

韩梅梅的离开只是一个开始,后面还有人蠢蠢欲动,扭扭捏捏得来跟何米表示想回家。

何米自己的话当然不会吃回去,给他们安排车票发钱顺便还充当了一回知心姐姐的角色。

简单的说就是……

但凡你还有回家的烦恼,那一定是带回去的钱不够多!多带点,什么事儿都没有了!

钱还不够?

那就多打几天工啊!这么久都等了,还差这几天时间吗?!

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财大气粗的!在万元户还是一个专有名词的时候,能带上两三千的现金回家,已经是很有面子的事情了!

在何米的安排下,这些已经成熟的工具人……加盟商没有溃堤式的离开,三三两两的,影响不太大。

更重要的是!可是随着元宵灯会上的火热,钱都送上门来了!

“何姐,这已经是一百零四个要报名加盟的了!怕既不进来,把钱扔来就走了!”小丽没出门!人在二楼!都被砸了一脸的蓝色四人头。

“出去贴个告示,说扔钱没用,让人过来把钱领走,顺便登记一下排个队。”何米很优雅,任谁有一群哭着喊着要给她送钱的人,只要不乐疯了看起来都会优雅的。

她就刚从机场回来这一会儿,已经收了五万多加盟费!

更重要的是,她经手的货物论金额,一天就能有七八万!

这么大数额的货物,就算直接去跟国企谈,也能谈得下来了!盛海周边的厂商,能谈的都谈,但是最重要的却还有一个问题。

种类不够。

逛过2元店的都知道,这种店面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货物品种非常齐全,而仅凭何米短短时间,就算能谈下来一些厂商,也远远不足以满足这么多人的消耗!

货源,是个大问题。

是时候表演真正的技术了。

何米淡定得找了一台电话拨了一个这辈子记下来,其实上辈子也不算太陌生的电话号码。

“是冯女士吗?我……”何米话说到一半才意识到自己这口音不对,紧急纠正成自创的神奇口音,“唔是石忆。”

“石女士……”冯姨本能得接起电话,本能得端起商业性的微笑,话到一半突然卡住了。

她想起来石忆是谁了。

本来以为那个倒爷一去无踪影,没想到还真的有后来?

哪怕隔着电话,冯姨脸上也迅速得堆砌社会人的笑:“石女士,你这是终于想起我了?”

“闲话就不要多说了嘛,唔赶时间。”何米扯过自己之前划定的范围,甚至没有再伪装成自创口音,“之前给的价格还算数吗?”

“算数,算数!”冯姨笑得见牙不见眼,哪怕知道“石忆”的这块大饼她吃不了多少,可照样热情得像是给自己拉生意。

义务能变成一个奇迹,很大程度上就是来自于她这样互相拉扯共同前进的“小生意人”,冯姨一个字都认不全的农妇,在义务名望兴盛三十年不衰,不是没有道理的。

“我要三万双袜子,五万双手套,一万版筷子,两万个钥匙扣,八千个戒指……”

“等等等等!”冯姨那边一片兵荒马乱的声音,“麻烦让我记一下……”

何米把长长的一列清单报完,冯姨那边已经乐得快爆炸了。

大生意啊!

“有货吗?”何米多余问了一句,“我要上次给我样品那样的水准,要是拿次品应付我,那就没有下次生意了!”

“有货有货。”冯姨拍着胸脯保证,“你放心,绝对是最好的货!优先给您发!有车来吗?什么时候到,我什么时候就能给你装车上去!”

何米相信她的许诺,义务能长盛不衰,货物质量是可以的,她要是不可以,那就真的没有下次生意了。

真当何米自己去义务扫货很难吗?!

我当然知道有货,乐家还开在篁园对面呢!怎么会错过义务的这一件大事!

义务第四代小商品市场启用!

原本在第三代小商品市场里的商户正在准备往第四代市场里搬迁,期间还有扩张,转行,出售……

林林总总的纷纷扰扰不一而足。

但实体商店,重点就在货上!

换而言之,这些货绝大部分都已经打包好了准备往新的店面搬迁呢!只要一声令下,连打包的过程都免了,直接就能装车!

所以她才能拍着胸脯保证马上能装车,不然光是清点包装,其实也需要不少时间的。

“你什么时候有车来?”冯姨年纪虽然不小了,可照样还是风风火火,说干就干。

“给我送到盛海来。”何米一句话却把她的风停了火熄了人愣了。

“哎?”

“给我送到盛海来。”何米又重复了一次,“运费我付,送来就行。”

“这么多货,怎么运啊!”冯姨挠头,进货进货,货物怎么拉走不都是客商自己的事情吗?现在可还没有包邮的服务啊!

“我现在忙得很,没空去义务,你能给我送来不?”何米理直气壮,半点没有为难人的自觉。

笑话,作为一个给出了大生意的甲方爸爸,自然有那么一丢丢要求售后服务的特权啊!

哪怕这个特权,是此时限制生意做大的最大桎梏,运输。

钱真的不是问题,说的好像他们哪个没钱一样,但是作为个体户的他们是真的没跟脚,没靠山,办事,难啊!

等何米把这个分销渠道建立起来,每天销售的货物数量都是很恐怖的!别说三十年后,就算是十年后,一天的营业额没有百万元都不敢自称是大超市!

可问题就在于,运货难啊!

闲白一句,后来某王姓大地产商老总的第一桶金就是卖玉米起家的。

怎么卖呢?

他说他八十年代就敏锐得察觉到内地玉米和香江玉米那巨大的价格差,于是从东北运来玉米供应香江,一转手就是三百万,这就是他的第一桶金。

但是个中奥妙,就在于这个“运”字了,他没说他之所以能凭借诚意和人格魅力说服铁路相关部门帮他运玉米,是因为他自己就是个官二代,父亲和铁路系统关系匪浅,岳父更是省高官……

最新小说: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谍海偷天 八零好福妻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九零福运小俏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