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唐的屋里出来,汪明政还在思索着什么。
刚走下楼,老郭就在对面,张起他那喇叭般的大嘴,用洪钟般的嗓音喊着:“开饭啰!”
嘴里面还闪烁着两点金光,
汪明政没有回寝室,就直接来到食堂。
老郭蹲在食堂的门口,正拿出一支烟叼在嘴上。
看见汪明政过来了,他向汪明政眨了眨眼睛,好像在暗示着什么。
汪明政一愣,他不知道老郭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这功夫,王子亭、张家武和潘高峰也都陆续的来到了食堂。
张家武对着老郭大声大气的说:“老郭,今儿晚上弄得什么好吃的啊!”
老郭面无表情的蹲在地上,一边抽烟,一边淡淡的说:“吃什么?还不是有什么就吃什么呗。”
张家武端着饭碗,看着餐桌上的几盘小菜,发起了牢骚。
“怎么又是这老三篇。”
老郭还是不动声色地说:“就这还是单位上补贴了的。现在一顿饭五毛钱能吃什么?你们要想吃什么,自己买来,我负责做就是了。”
潘高峰赶忙打圆场:“哎!老张,这生活就不错了。要想吃好的,赶明儿把你老婆赶紧接过来。到时候,锅里有煮的,跨里有杵的,那多美呀!”
一句话让王子亭嘴里刚含的一口饭全喷了出来。
汪明政和老郭也哈哈直笑。
张家武绷着的脸也一下子就展开了。
气氛缓和了下来,张家武看着汪明政没有盛饭,歪着脑袋,对汪明政说:“汪娃子,你咋不吃饭呢?”
想着老郭的暗示,汪明政含含糊糊的说:“胃有点疼。刚喝了药,等会儿再吃。”
张家武疑惑的看看老郭,一边吃饭一边对着汪明政说:“不会是老郭又单独给你留了什么好吃的在后头了吧!”
老郭冷笑一声,掐了烟头,一声不响的回自己寝室了。
挨着食堂的是单位待客的餐厅。
餐厅旁边就是老郭的寝室了。
有时候,老郭不愿回去了,就在这里睡。
王子亭这时候酸溜溜的说:“人家汪明政平时帮老郭又是喂猪,又是整理菜园子的,老郭也该单独给人家汪明政做顿好吃的了。”
汪明政懒得理他,就去大门口转转。
他想等他们吃完了,再去问问老郭有什么事。
转了一圈回来,看他们都散了,汪明政就来到老郭的寝室。
刚走到门口,就闻到一股香味。
他推开门走了进去。
进去一看,房间的中央摆着一张小桌子。
桌子上摆放着几盘汪明政平常最爱吃的菜。
腊肉、回锅肉、五香牛肉,还有水煮鱼、小鸡炖蘑菇以及几盘小菜。
桌子上面还摆放着一瓶高峰大曲。
老郭看见汪明政进来了,咧开大嘴一笑,忙说:“小汪,坐,快坐。”
汪明政不知道老郭今天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他指着桌子上的酒菜,疑惑的问老郭:“郭师傅,你这是干什么?”
老郭哈哈笑道:“没什么,就是看你下乡去了一个多月了,好久没有吃到我老郭做的菜了吧?这些菜都是我从家里拿来的,没有占公家一点的便宜。专门给你打牙祭的。”
汪明政挺感动的,老郭太够意思了。
自己这一个月来还真是挺想老郭炒的菜。
特别是老郭炒得回锅肉。
这么多菜,就是老张、小潘、王子亭都来了也吃不完啦!
老郭平时不是这么小气的人啊!
这是为什么?
老郭像是看出来了汪明政心里在想着什么,他说:“你一定以为我很小气吧!可你不知道,那几个小子平时看见我在菜园子忙活,从不伸手帮一把。就算是装装样子都不干。不干也就算了,有时候让他们在乡下帮忙给食堂买点便宜的腊肉、野味儿和土鸡蛋什么的,没一个人放在心上过。所以食堂有什么,他们就吃什么。”
老郭话锋一转,对着汪明政笑着说:“不过你不一样,你今天应该吃顿好的。再等一个人来,等他来了,咱们就吃。”
汪明政刚问了声:“还有谁啊?”
门外就进来了一个人,笑着说:“我啊!”
“师傅!”
来的正是余风。
老郭今天怎么把师父也请来了?
汪明政还在疑惑,余风笑着说:“怎么?等急了吧!坐、坐。”
汪明政和老郭把余风让到了上席坐下,然后两个人对面坐了下来。
老郭启开了瓶盖,给每个人的面前都斟满了酒。
余风含笑端起酒杯,对着汪明政说:“今天这杯酒一是为了这段时间以来,汪明政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干杯。二是、、、”
余风停顿了一下,然后说:“祝你生日快乐!”
老郭跟着咧嘴一笑,也说:“小汪生日快乐!今天又剁了一节尾巴去了啊!呵呵。”
今天是自己的生日???不会吧!!!
想想!好好想想!!
今天是公历9月3号,星期五,农历、农历八月初六。
哎呀!还真是自己的生日啊!
汪明政一拍额头,自己怎么就给忘了呢?
他的心里此时非常。
快到中饭时刻,余风上食堂看了看。
他发现食堂今天的伙食太一般了,就向老郭透露了今天是汪明政的生日。
老郭一听,啊!今天是小汪的生日啊!可今天中午没有准备什么好吃的啊!
现准备也来不及了。
就和余风一商量,决定按山里的规矩,晚上好好炒上几个菜,给汪明政过个生日。
当然,老郭出菜,余风出酒。
为了能给汪明政一个惊喜!他们对谁都没有说。
听了老郭的介绍,汪明政更是感激的敬了师傅一杯酒。
师傅就是师傅啊!
啥时候心里都装着徒弟。
这一晚,是汪明政在所里喝的第二次酒。
可这次没醉。
因为今晚的酒不醉人。
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夜晚之后,第二天一早,汪明政又在高峰镇的街道上进行晨练了。
原来每天练晨跑,纯粹是为了锻炼身体。
而今天跑在街道上,汪明政特意放慢了脚步,他想好好观察一下街道两边的店面。
一路上大部分的门面都还没开,但是菜市场上已经很热闹了。
汪明政进去转了转。
呵!市场里的人还真不少啊!熙熙攘攘的人来人往。
他观察到,整个菜市场数卖肉的案铺围着的人多。
卖牛肉的、卖羊肉的、卖野味的摊贩周围都围了不少人。
特别是卖猪肉的肉案前边围着的人最多。
看来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是越来越高啊!
哪像十年前,买肉还要凭票,没有肉票,有钱都没地儿买去。
现在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只要你有钱。
但他也发现,卖肉的商贩大多就是一个店面,可有一个却是两间店面连在一起的。
而且在那里买肉的人特别多。
那个店铺有两个肉案,但是上面挂的猪肉却比别个店铺的挂的还少些。
现在已是秋天了,可里面躺在摇椅上的一个人还在扇着扇子。
这个人约有四十多岁的样子,膀大腰圆,满脸的络腮胡子。
他微闭着双眼,左手扇着扇子,右手拿着一个小茶壶,时不时的还嘬上一口。
肉案前有两个年轻的小伙子在忙碌着,看样子是他请来的帮工。
不过,汪明政发现,上面挂着的肉不见少多少,而买肉的人走的时候手里都拎着肉。
他就挤上前去想看个究竟。
他看见那两个小伙子一边给客户称着肉,一边不时的从肉案的下面拿出一块块肉来。
与上面挂着的肉有所不同的就是这些猪肉的表皮上面没有盖章。
哦!汪明政这下明白了。
原来,如果他们一天杀了两头甚至三头猪,就只拿出一头来报税,进行检疫。
而其余的一头或者两头就偷税、费了。
这样,几头猪一平,他家猪肉的成本就会比别人的低一点,所卖的价格也就能便宜一点了。
怪不得刚才有人说这家的肉便宜。
原来如此。
汪明政正在想着这里边的道道,有个卖肉的伙计冲他嚷了起来:“哎、哎!你到底买不买啊!别挡着我们做生意啊!”
那个膀大腰圆的大汉听见伙计的叫嚷声,也坐了起来,用一道凌厉的眼光盯了汪明政一眼。
汪明政笑笑说:“我先看看,等会儿再过来买。”
那大汉听了才躺了下去,又去嘬他那茶壶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