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安排(1 / 1)

王悍敲了敲桌子,对着争吵的众人说道:“这样争吵也不是个事,这样吧!你们投票,谁的票多就听谁的。”

枯力大长老还没刚登王悍话语一落,急忙说道:“族长不可啊!他们人多,肯定不会给石头增加钱粮的。”

王悍无奈,道:“这些不行,那也不管,那该怎么办?不行就进行公开投票好了,族中十六岁以上的族人进行公投,这总可以吧?”

“还是不行,偏向他们的人还是太多,不公正!”枯力力争。

牛黑雄大长老再也看不下去了,指着枯力大长老鼻子,大怒,道:“越来越混账了,是不是把所有钱粮都给你才算公平?”

“就是,我看公投最公平!”阿迪布大长老点头同意。

王悍看到众人又准备对枯力大长老发起公愤,急忙打断,说道:“行了,都别吵了,别说族里这么多人,就是三两个人也会有不同的意见,少数服从多数是最好的方式,一锅饭总不会满足所有人的口味。”

“我看以后就用投票解决争论好了,想让别人投自己的票,就努力让别人满意,相互之间的联盟那种事情,你们应该比我懂,不要让我提醒吧?”

众人有些尴尬听着王悍说着“联盟”,王悍也不介意这些,说道:“你们想怎么整都可以,但是必须要有规矩,无论如何都不许动用武力,谁动用用了部属武力,我就镇压谁,剥夺谁的长老地位,驱逐谁的家族。

我们都是亲人,尽管都有自己利益需求,但不能为了利益,损害整个族群的安危,有矛盾可以通过商议解决,实在解决不了,可以进行公开比斗,只是希望你们永远都不要走到这一步。”

枯力大长老站起:“族长,不会的,我们也就吵吵,怎么可能动用族属?”

“少爷放心吧,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在我族的。”牛黑雄说道。

“是啊,谁要敢这样做,就是我族的敌人,人人都打……”

“动用族属就是造反!”

“吵吵而已,没那么夸张吧?”

“不一定,现在不会,不代表以后不会,毕竟族里慢慢变大,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我看还是族长说得对,什么事情先说好,以后若是做出出格的事情,也别怪族长镇压。”

…………

厅堂众长老也纷纷说着,王悍躺坐在躺椅上仔细听着下面众人的话语,他心中明白现在不会有人敢冒头,但随着土地、人口的增加,随着加入的成分越来越复杂,矛盾就会可能越来越激烈,毕竟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

王悍要做的就是未雨绸缪,这也是王悍改变军制的原因,只有军队独立于各种团体之外,只有军权在手,他就不会害怕任何人“造反”。

无论长老如何争吵,军队却没有任何意见,不仅是王悍是这些“正规军”的建始人,不仅是王悍提拔众多将领,更是因为王悍给了他们众多好处,不仅给了实际养家糊口的利益,更给了他们尊重与荣耀!

王悍留下牛黑雄、蛮利野两位大长老,其余的全都赶了出去,这两位都是王悍的直属家臣。

王悍换了个舒服的姿势,说道:“蛮利爷爷,我想让你去河湟羌那里,就是被咱占领的那里。

我准备在那里建一个大型堡城,就叫汉堡城,以后那里就作为我的根基地。除了留给在这里耕种田地的晋民外,其余的全部转移到那里,那里条件很好,河流众多,地势也比较平缓,很适合种地,而且距离西海也近,还可以晒盐、掌控盐路。

那里遗留的杂羌小族、流浪羌人也还不少,但都是很小的团体,对咱们虽说没任何危险,但也不能放任他们。我准备让爷爷带着包括长弓师、少年师的一万人马过去,扫平河湟一带所有部族,那里只允许一个存在,就是我们黑牛羌!”

“少爷,放心吧,我一会就出发。”蛮利野大长老点头说道。

王悍想了一下,说道:“汉堡城距离西平城很近,不要与他们发生冲突,我还不想于张骏发生冲突,你明白吧?”

“明白了,我会注意的。”

王悍又转向牛黑雄,道:“牛爷爷,族中事情,你就多费些心思,我现在受伤了,无法为军士分配土地牧场,你就与文姬姐多劳累一下,把这件事情做好,一定要保证公正。”

牛黑雄有些犹豫,说道:“这事情我会办好的,不过……少爷,是不是等秋收以后再交给那些崽子?”

王悍知道牛黑雄担心什么,笑着说道:“爷爷不用担心,那些土地收成,以前也是基本上都用于军队的,给他们还让我省了不少心思呢,至少少了雇佣族人的费用吧?

不过,现在虽然种麦子是不行了,种豆子、水稻还是可以的,所以两位爷爷还要为汉堡城那里大量运送农具、人员,一定要尽量在那里开垦更多的田地。”

两位大长老点头应了下来,文姬却说了一句:“少爷,咱们的牧场是不是现在就转移到西海?”

听到文姬话语,王悍愣了一下,想了想,说道:“嗯,是该转移,趁着这个季节转移到那里,还可以修建一座堡城、房舍之类的……这样吧,让牧民随蛮利爷爷一起离开,相互之间还可以照顾一下。”

“你们还有没有要问的了?”王悍问道。

三人相互看了看,摇了摇头,齐声道:“没有了。”

“那行,暂时就这样吧,两位爷爷也饿了,陪我吃顿饭吧!”王悍邀请两位老人。

“还是算了吧,我和老牛还是回去吃吧,在你这吃饭太没劲了,一点酒都没有,没有酒,我们可吃不好!”蛮利野大笑道。

王悍白了一眼,道:“爷爷不就是想要我的酒吗,现在也确实没有了,等我做出来,给你们些就是了。”

“哈哈,那就说好了,可不许反悔,我们这就回去了,还有好多事要做呢。”,蛮力野大长老说完后就起身,与牛黑雄大长老一起起身告别。

王悍看着两位大长老走后,对着文姬说道:“文姬姐,王传芳没跟娘一起走?”

“没有,还在牧场。”文姬回答道。

王悍顿了一下,说道:“老王是个老实人,为人也认真,牧场放到他手中,我也放心,一会让他来一趟,我要看看马册,询问一下牧场的情况。”

“嗯,我知道了。”

吃过饭食,王悍躺在床上,想着长老为各自利益争吵一事,他知道这种咨政会与后世的“议会制”差不多。

“议会制”式的体制或许比不上后世华国的**那样的制度,“议会制”也太容易产生矛盾冲突,需要花费王悍众多精力来调解他们之间的矛盾,远不如**似的民主集中制。

按王悍的理解,后世的**的民主集中制更好,那种制度更适合这片土地,这与这片土地自古以来的观念有关。

自从秦始皇统一这片广阔土地后,一直到后世的华国,无论经历了多么惨重打击、分裂,只要是出现一个大英雄,只要出现一个拥有绝对实力的英雄,他们总会统一失去的领土,最终都会合二为一,这与华人大一统的观念、情怀有关,与“家、国”的观念有关,与华人“儒”的基因有关。

这种观念与西方“实利”观念不同,这也是为何整个欧洲拥有这么多国家,为何欧洲国家一旦分裂时间稍微久些,就会成为一个独立国家。

华国的**集中民主制,在王悍看来更像是君王制的升级版,有人或许说君王制不好,其实不是这样的,对于一个国家的王者们,他们是所有人中最不希望国家动荡的一群人,他们才是最希望老百姓安居乐业的一群人,因为他们深知百姓才是国家的根基。

可能会有人跟王悍抬杠,说国王如何昏庸**,怎么怎么没用,以致使国家破败、百姓困苦……

事情真的是这样吗?真的是所有罪责都在君王身上吗?君王就这么想身死宗灭吗?……

王悍有自己的理解,“士农工商”再加上“君王”,这基本上就是一个完整的国家了,“无农不稳,无商不富,无工不强”,那么“士大夫”又干什么呢?又起到什么作用?

王悍很清楚文化的传承是由“士”来完成的,但这在王悍看来并不重要,或者说对于国家稳定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士”的连接、传递、承上启下的作用。

“士”在国家里起到一个连接、传递作用,他们并不直接参与社会生产,但是作用却至关重要,如同西域中的栗特人,如同身体的传输神经,他们把所有人连接了在一起,使得君王可以对下面更好的指挥、分配。

但是,正因为“士”的作用,正因如同西域的栗特人,正因是传输神经,这就很容易让他们截留更多的财富、权利,让他们觉得地位高于“农、工、商”,甚至产生与君王、大脑同等地位的幻觉,于是就有了历史上的君权与相权之间的争夺,就有了君臣之间的对抗,就有了臣子截断君与民之间的“通道”,就有了国家的动荡,就有了王朝之间的更替,就有了崇祯帝的那句“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的悲哀。

后世的华国就非常聪明,他们总结了历史,把“君”与“臣”捏合在一起了,把“君臣”统合成了一个党,党内所有成员即是“君”,也是“臣”,既有“君”的权利,又有“臣”连接作用,这样一来,为了统治的稳定,就不得不以民众利益、社会稳定为主,也就成为了与西方一样的民主制,也就有了党的三个代表。

这种民主又与西方的民主不同,西方讲究“实利主义”,只是为了争取上台的权利。

西方一任最高领导人,只有几年的权利时间,这就有可能向民众宣扬的“好处”只是在作秀,只是上台的借口,但是华国不同,它只有一个党专政,无论谁上台,都是这个党,出了任何事情都是由他们来背,这就使得他们必须真诚真意的对待民众,否则就会动摇根基。

王悍始终认为,这就是党的三个代表原因。

有人会说王悍这是在扯蛋,后世华国的贪污受贿党员少吗,违法犯法的官员少吗?对于这些说辞,王悍也是无可辩驳,或许是因为这些人仅仅只是停留在“臣”的观念,还没把自己当成“君”;或许他们把自己也当成了“君”,却仅仅停留在“君”的享受方面,却没想到作为“君王”的责任……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这些人就没看到历史上那些“君王”一旦国破,就会身死族灭的情况。

在王悍看来,只要是这种“君臣”合二为一的**制度,只要这种制度内的党员能够把自己看成“君”,只要能担任“君”的责任,那么他们的生命力几乎就是无限的,远比西方那种“多党议会制”与王悍现在的“资政院”战斗力更强,生命力更强。

王悍不是不想,而是无奈,族里本就是大大小小团体混杂,在这个混乱、残酷的世界,他也只有尽力维持稳定,在这基础上慢慢地用平和的手段打压、分散他们,达到所谓的平衡。

最新小说: 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列表 超能暴乱 大唐无双皇子 解构诡异全文 红警之崛起南洋 绝对征服系统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列表 皇家娱乐指南 温柔坠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