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梦中竞争所为何(1 / 1)

人间西域龟兹国境内,一座无名山谷之中。

“这座山谷风景倒算清幽,灵气在人间也称得上充盈,不枉我五庄观于此暂居数日。”镇元子打量着这座山谷,见古木参天,藤萝掩映,景致颇好,满意地点了点头,将大袖一挥,一座道观便自袖中飞出,稳稳落入谷中,白墙青瓦,院落俨然,可不就是五庄观。

他前番以袖里乾坤大神通,将整个道观收入袖中,随身携带,直到觅得此处。

镇元子座下也有不少弟子,但为了方便,都未带来,而是命他们在地仙界万寿山静修数日。只有清风明月二童子,修为低微,又兼着洒扫服侍之职,便被一并带了来。

又有一道金光自镇元子袖中飞出,落入庭院泥土之中。光华散去,露出人参果树形貌,只是外面包裹着一重佛光,内蕴准提无上定力,使得果树体内灵气生机不会丧失,亦不会受凡间浊气侵扰。

“这样便算是布置完成了吧?”镇元子手挥玉尘,银丝飘扬,又往这座山谷上加持了几重禁法,确保不会有凡人误闯进来。

“接下来,只需要静待取经人东来即可。”

两日时光,转眼即过。

这一日黄昏,一队形貌奇异、风尘仆仆的旅者向五庄观而来。

为首的是一个金发胡僧,英俊挺拔,牵着一匹高头大马,只是总喜左顾右盼,活像个大猕猴。马上坐着一个清秀僧人,大概三十出头,面容慈和。马旁挑着担子的竟是个胖大和尚,走路时嘴里不知哼唧着什么,看他面色就知是抱怨之辞。最后跟着的也是个和尚,面色凶恶还带着晦气,也不知是什么路数。

这四人一马正是玄奘他们了。悟空早在八卦炉中就被炼成了人形,自是不必说。猪八戒练功出了岔子,本是个半人半猪的样子,只不过路上为了不被人当做是妖怪,每日以变化之术暂时化作人身,若是到了荒郊野外,再变回原形。

“师父,前面有一座道观。天色已晚,我们可以在此处借宿一夜。”孙悟空火眼金睛,自然早就看见了不远处的五庄观。

就在说话的工夫,五庄观越来越近,其余几人也都看到了它。

“不错,这道观气象非凡,当是个有道真人的居所。”玄奘眼见五庄观气象,点了点头。他虽然身无神通法术,却自有精深定力,六识敏锐至极,五庄观气息飘逸脱俗,自然被他察觉到。

“走了一天了,俺老猪又累又饿,可算有个地方歇歇脚哩!”猪八戒的反应更明显,连拖拖拉拉的脚步都变快了。

走在最后的沙悟净反而皱起眉头来:“我们是沙门弟子,这里可是道观。如果进去,怕是不合适吧?”

“万法不过唯识而已。只要心有菩提,便处处就是净土佛国。道观佛寺,不过为外相,悟净何必放在心上。”玄奘在马上道。

“师父说得是,弟子着相了。”沙悟净竖掌合什,低头为礼。

“悟空,你脚程快,先去那道观敲门问询,记得一定要谦恭有礼。”玄奘看那道观越来越近,对孙悟空道。

“弟子明白。”孙悟空无奈地应了一声,前去敲门。这一路上玄奘几乎每天都要说这句话,直把他磨得耳朵生茧。

“此地乃万寿山五庄观,地仙之祖镇元子居所,敢问这几位长老从何而来?”清风明月早就得了镇元子嘱咐,见悟空过来,提前打开大门道。此地虽然没有万寿山,但他们这许多年来都说习惯了,一顺嘴就带了出来。

悟空见此情形,心知此间主人定不一般,便开口道:“我等是东土大唐的僧人,前往西天大雷音寺面见我佛、求取真经。那位刚下马的,便是我师父玄奘法师。”

清风童子看了明月一眼,点头道:“不错,师父说得便是你们了。”

说罢,他继续解释道:“家师临走前曾说,要我们在此恭候大唐来的玄奘法师一行人,让你们在这里歇息一晚。”

你道镇元子为何不在?原来正好在今日清晨,有元始天尊座下童子来拜访他,说是传玉虚法旨,请镇元子去弥罗天玉清境,与元始天尊论道说玄。

既然是圣人相邀,镇元子自然得去。不过在去之前,他已经把要做的事情都详详细细地转告给了两个童子,让他们好生招待东来的取经人。

“多谢两位童子,也多谢此间主人盛情款待。”玄奘走了过来,对两个童子合什一礼。

“法师远来辛苦,请进来说话。”两个童子带路,把一行人引入五庄观中,安顿好行李马匹,来到客厅正堂之中。

正堂上有一供案,上面只有一座木头牌位,书“天地”二字。

玄奘出于尊重,也在牌位前合什行礼,随后问那两个童子:“此地主人定是位玄门仙真,又怎地不拜三清道尊、六御大帝?”

悟空翻了个白眼,知道玄奘没有恢复昔年金蝉子记忆,不明白道装修士并非指三清门下的道理。天地间原本便有许多散修,是自证自悟成仙。只不过为了尊敬道祖鸿钧,着道袍、居道观罢了。

然而明月童子的回答却出人意料:“家师诨号‘与世同君’,三清是家师的朋友,六御是家师的晚辈,他们自然不配在这里受供奉。”

“哈哈哈哈,”悟空先是一愣,随后捧腹大笑,“你这童子真是好大的口气!三清道尊俱是混元圣人,不死不灭,天地间除却伏羲女娲、佛门三圣,又有何人能比?!你竟说出这等狂言,真可谓坐井观天!”

“悟空,休得无礼!”玄奘见那两位童子神色不愉,急忙喝止道,“万物不过天地所生、天地所养,修行人追求大道、师法天地、供奉天地,又有何不可!”

玄奘其实也觉得这两个童子口气有点大了,只是一来他们是客、人家是主,客随主便,本就不应多嘴多舌;二来这两个小童子想是久居深山,不曾见过外人,对自己师父有些盲目崇拜,亦是情有可原。所以他将话题岔开,却没有评论明月童子刚刚的那句话。

“请玄奘法师少待,家师临走前说有东西要赠与你们。”清风童子对刚刚悟空的话有些不满,故意不理他,径直与玄奘说话。

“善哉,令师能容我们借宿一晚,施舍些水米菜蔬,已是让人感激。若是还送礼物,贫僧就有些惶恐了。”玄奘道。

“这是家师的嘱咐,法师若是不收下,我们也不好交代。再说出家人讲究化缘,你就当是我们给你的布施好了,莫要拒绝。”清风童子毕竟比明月年长一些,说话也更伶俐。

不多时,清风、明月两童子一人端一白玉托盘上来,上有丝帛,帛上有两枚果子。这果子约七寸长短,有四肢躯干、头颅脖颈,宛如三朝未满之婴孩,两个托盘共有四枚果实,恰好师徒四人一人一枚。

“这是观中特产人参果,又名草还丹,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三千年一成熟,短一万年方才吃得一次,共有三十枚果子,可重塑修士肉身炉鼎,妙用无穷。”清风童子介绍道。

“这……”玄奘本来有些犹豫,转头看到几个徒弟都多少有垂涎之色,立刻开口拒绝,“太贵重了,贫僧不能要。况且我等出家人四大皆空,不似道门要吸纳天地灵气强固己身,这果子对我等也无作用,白白枉费了这般天地灵秀。还不如留着,以待有缘之人。”

两个童子又劝说再三,甚至连悟空、八戒都忍不住开口劝告,不料玄奘态度极是坚决,无论如何也不答应,甚至要训斥几个弟子。

“两位小道长莫要再劝,贫僧是决计不会要的。你们也无须为难,若是令师回来责问,就请他来找贫僧便是。”玄奘最后说了一句,就再不开口。

“既然这样……也罢,反正我们按照家师嘱托送了,收与不收是法师自己的事情。”明月看了清风一眼,清风点了点头,同意他的决断。

于是两位童子又端着托盘,退了下去,说是为他们准备斋饭。

“师父怎地如此糊涂!我在天庭时,听说这人参果珍贵的不得了,玉帝王母都极少能吃上一口,便是太清圣人老子,手中也只有几枚用于炼九转紫金丹。今天难得有福气吃上一个,您不吃就算了,我们几个可还想尝尝呢!”猪八戒第一个不干了,两个童子刚把门关上,他就抱怨开了。

“八戒这呆子说得是,师父,您不修神通,我们几个可修。这果子听起来比那西王母的蟠桃还要珍贵,我可是从没吃过哩!再说我们三人保护您一路,吃几个仙果又有何不可?”孙悟空也在一旁帮腔道。

沙悟净在旁边没有说话,但是脸上也显然是赞同神色。

“你们三人随我修佛这么长时间,都白修了不成?!”玄奘沉下脸来,罕见地在三个弟子面前发了怒。

“我且问你们,佛门修行,严禁吸纳天地灵气,这是为何?!”

三个人面面相觑,互看了几眼,最后孙悟空犹犹豫豫地道:“想是我佛门慈悲为怀,这天地灵气总数有限,吸一点便少一点,如此修炼,实乃损人利己,有违佛家意旨。”

“这是其一,还有呢?”

“还有就是……当年佛门接引、准提两位圣人修行时,西方灵气匮乏,此乃不得已而为之。”猪八戒在天庭为官时,听过不少洪荒掌故,此时吞吞吐吐道。

“荒谬!就算当初是不得已而为之,两位佛祖开辟净土之时,又为何不造出灵脉来,譬如道家三清天、女娲太素天、伏羲火云天那样?!”玄奘在唐时,曾与佛道两家僧人道士进行辩论,口舌极好,思路敏捷,又兼佛理精深,若论辩才,他这几个徒弟实不能及。

“这……烦请师父教诲。”悟空道。

“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此言何解?”

玄奘心性极佳,转眼间就平息了火气,朗声解释道,“其中的有为法,不仅指法门,亦是指整个声色世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也是同理。世界不过是因缘宿业际会、四大假合而成,如幻梦一场。不论是道家天人合一、还是我佛家涅盘寂灭,都是追求超脱于世间之外,自这梦境中醒来。”

“下至贩夫走卒,上至帝王将相,一应凡人,皆是追求功名利禄,花一生蝇营苟且、几近无所不用其极,不过是追求梦中虚妄而已,到头来一切都要成空。反过来说,天地灵气、仙丹妙药、奇珍异果、神通法宝,又何尝不是梦中幻境、如露如电?”

“昔年佛祖释迦牟尼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之前,从未修习丝毫神通法力,全凭心境自悟,然他成佛之后,诸般神通岂不是信手拈来?心境一至,神通自来;心境不至,强求神通,那便是走入歧途了。”

“为何佛门禁止门下弟子如道家一般修行,亦是为此。道家修行,有灵气锻炼肉身元神,有丹药提升实力境界,有法宝应付天人劫数,看似进境极快,实则稍有不慎,便入了歧途,舍本逐末。”

“反观我佛门,一应外物俱不求之,锤炼精神心境,领悟一点便是一点,虽然速度慢些,甚至要轮回数世才可超脱,却绝少有入魔之人,更遑论如那些人间道士,为了灵药法宝,打破头一般。”

“你等因这人参果,竟然动了贪念,可不就跟那些抢夺灵药法宝的道士一样?!为了梦中虚妄,反误了己身修行!”

玄奘此言,如同当头棒喝,又似醍醐灌顶,把三位弟子惊出了一身冷汗,心中隐隐有些明悟,困扰多年的桎梏竟有松动迹象。他们急忙躬身行礼道:“师父指点的是!”

“玄奘此子,果真见地不凡。即便是我,竟然不知不觉也有些执着了。”

地仙界万寿山中,准提正以定力维护地脉流转,同时以大神通观照人间五庄观事宜,听玄奘一番言论,竟然自己心底也有些触动。

“自从封神一战过后,我精进极慢,想来也跟心境执着有关,尤其是近几年来……”

准提想着,头顶伽蓝钟自然升起,云光如水、佛光如潮,纷纷流泻而下,他本人若有所思……

作者有话要说:1、本人才疏学浅,玄奘在文中说的话只是根据前人启迪写成,莫要当真。

2、这一章大体情节虽然是西游记,但我相当于给重写了一遍,而且日后西游记情节还会有改动,原着党勿怪。

最新小说: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九零福运小俏媳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谍海偷天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八零好福妻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